01
—
子承父业,医学世家
张挽时教授生于1944年10月,辽宁省辽阳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名字“挽时”寓意挽救时代之意,反抗当时的日本帝国主义。他的父亲是医生,从小,父亲对他的期望是“做好医生,治病救人”。1963年考入内蒙古医学院,医学系,1968年毕业。“文革”时下乡锻炼和工作六年。
张挽时教授常常发自内心地感恩伟大的时代,说他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1978年国家恢复了研究生考试,次年,他考取了北京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当年全国考上该校的研究生共计15名,他是“硬考上的”。研究生期间,在导师和301医院的病理教授的指导下,他做过人脑的CT和病理大切片的对比研究和尸体人脑血管的染料灌注探试,受益匪浅,对以后的影像学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帮助。三年后顺利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02
—
“矢志空天,至精至诚”
1983年初,特召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得到部队的培养和关怀,于1984年和老主任徐家兴教授一起在美国依阿华大学放射科学习CT,开啟了医学影像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的历程。之后,多次在国外学习和培训,包括:斯坦福大学放射科,长滩磁共振中心和霍格纪念医院放射科等。经常参加每年一度的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并且于2001年成为该会会员(RSNA member)。
03
—
“火眼金睛”“三部曲,看四角”
现代医学影像学是高科技诊断技术,其中X线,CT,MR技术均获诺贝尔奖,诊断人体疾病时,它是透视肉体的“法眼”,作为国内知名医学影像专家,张挽时教授就具备这样一双“火眼金睛”,能从影像的蛛丝马迹中发现潜伏的病灶。他长期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注意影像表现和病理的对比研究,有时亲自追踪到病理科,与病理专家一起探讨一些疑难和有兴趣的病例,同时,也受邀在病理科讲课,加强影像和病理的交流和相互学习。
经常参与本中心的各临床学科直接交流,如在新医整骨科,神经外科,心内科,干部病房等讲课和MDT的讨论。他尤其强调影像学要结合临床实践,努力提高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
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读片和病理对照,总结出有特色的“三部曲,看四角”的读片方法。“下围棋要看四角,看片子也是一样,有的医生只看中心区域,这是不够的,还要看片子的四角区域,才能不会遗漏问题。
04
—
磁共振成像的“领航者”
张主任一直主张与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接轨,并运用于中国实际,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他特别专注于CT和 MRI三维血管造影包括对脑血管、冠状动脉、颈内动脉狭窄和斑块的研究,糖尿病足的MR血管造影和灌注成像。脑和肝的灌注成像和弥散成像,空腔脏器三维和仿真内窥镜,结肠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CT三维成像等。这些研究在国内较早开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些达到国际先进。近几年,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脑缺氧的fMRI成像,心脏冠状动脉和心肌缺血,心肌T1 mapping, T2 mapping和心肌活性的影像学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SCI期刊上。
05
—
著书立说,多项科研成果
作为学科带头人,几十载栉风沐雨,把青春热血和严谨求精的工作作风,挥洒在岗位上。善于归纳总结,著书立说,在国内较早地完成了一些重要影像专著,包括,
主编《临床MRI鉴别诊断学》2010
主编《耳鼻咽喉影像诊断学》2008
主编《临床副鼻窦影像诊断学》1997
主审 国家卫健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配套精选 2019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这些成果是他团队的多年的临床经验和辛勤工作积累。对我国的影像医学教育和新技术的推广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曾获军队医疗二等奖1项,多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022年 第五届中国医师节,获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致敬大医精神”奖。
06
—
培养人才,团队建设
张挽时教授是空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多名研究生,有些已经是当下的领军人才,如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放射科主任 吴冰。
重视人才引进,在任期间,引进多名博士,其中突出的是时惠平主任,301 博士毕业后来院工作,之后,又被送出美国深造,曾在夏威夷会议彼此相见,鼓励他一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他如期归来,后来,任空军总医院放射科主任。
注重青年医师和技师的人才培养,严格要求,言传身教,不但有熟练的临床技能,还要有科研题目,发表文章,曾经提出“人人有中华”。当时的科室人才荟萃,开展了一些CT和MRI的新业务,新技术,有些为国内知名专家讲课引用,有的参加RSNA学会发表。
张挽时教授是空军总医院国家级的影像医生培训基地首届主任,和多届医技科室主任,从医学影像的临床和规范化两个方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住院医师进行培训,成效明显。
张教授一直在努力推动医学影像的规划化和质量控制,作为北京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参加北京市和京津冀一体化的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07
—
直接对话国际顶级专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注重与国内外的专家学术交流,强调临床实践与先进影像技术接轨,经常参加和主持国内和国际医学影像交流和讲座,包括RSNA, ESR,CMR,亚洲磁共振年会,亚洲心血管年会和多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北京放射学会,全军放射诊断学大会,国内多个省份的医学影像会议,较多参与国家级大型医院如301 医院,北京医院,宣武医院,天坛医院,安贞医院等的影像会议,研究生答辩,职称评审等。
08
—
医学英语教学和早读片
做过专业英语口语翻译和英语大会主持人。张教授的一口流利而标准的专业英语为同行所赞赏。很好的专业外语交流能力使他多年担任北京市放射医学委员会专业英语比赛评委,曾承医学影像学大会翻译,参加众多国际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或主持人,文章多次入选北美放射年会(RSNA),并作英文报告。
张挽时教授鼓励青年医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并不厌其烦地给予许多指导。比如要做一场英文演讲,幻灯片应该怎么做效果好,如何讲得吸引人,眼神如何与听众交流,手势怎么配合。
在他的引领下,科室从1987年开始坚持英文读片会,延续至今,对提高医生专业英文水平有很大帮助,医学英文交流也成为科室一个特色。
目前,他仍然坚持一线工作,是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特聘专家 ,参加保健对象和疑难病例会诊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天上午的英文教学和早读片。
09
—
张挽时教授的自述
挽时这个名字跟我生的时代有关系,我是1944年10月份生在东北辽阳,那个时候抗日战争,还处于艰难的阶段,这个名字其实是挽救时代,所以叫挽时。
我是1963年上的内蒙古医学院,1968年毕业,1975年调回内蒙古自治区医院,1977年开始高考,1978年国家开始招研究生,我是1979年考入北京医科大学,当年全国招15个,我是硬考上去的,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研究生期间,我做过脑CT和脑的病理切片对照,对后来走上医学影像临床和科研的道路有很多帮助。
1982年研究生毕业,1983年初就被特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一名军医。1984年我们空军在国内都很早就组建CT,我就跟我的老主任徐家兴主任被派出去去美国学习CT,后来建核磁共振科,1999年我又被派出去斯坦福大学学习,有很多的体会和影响,其中之一,就是他们早晨读片很规范,而且他们写影像专著,回国后,我也开始写书,国内第一本的“临床磁共振鉴别诊断学”,140万字。我主编,刘玉清院士主审 。
1984年出国学习回来,1985年就开始有英文学习,那时候比较简单,每天早晨学习英文单词,从1986年开始学习英文读片,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方式。医学影像的英文学习,不仅仅是个语言问题,它是一个学术,它是一个文化,甚至是历史。因为英文它有它的特点,特别是医学英文,有些和我们常规的英语还是有区别的,所以要特别努力去学,而且要学一些思维的方式。
我从事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主要是CT成像和磁共振成像。CT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比如三维成像,冠脉CTA等,核磁各有特点,是互相支持,不能互相取代。我们是空军医学影像中心,运用现代的医学影像技术保障飞行人员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做得更好,如果我们不做,谁做呢?飞行人员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空军战斗力,我们责任重大。
医学就是个实践的科学,所以它有经验的问题,但是更重要的,磁共振成像,CT成像它是一个和计算机技术,物理,数学相关联的综合技术,获到过诺贝尔奖。现在这些技术还在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
我本人是北京医学影像质控中心的专家委员会的名誉主任委员,那我们还是要做好这个质量控制。高新医学影像技术我们要运用好,符合病人的临床实际情况,符合病理诊断。这是一个长期不断努力的过程。
CT的名字叫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成像,它是用高新技术来看病的,医学影像是眼睛的眼睛,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昨天我还讲一个病例,做CT检查,说他有纵膈“肿瘤”,家在长春,这一下子就命运改变了,马上到北京各大医院看病,但是我们经过仔细分析,觉得不是肿瘤,是很少见的主动脉大动脉炎,从2017年到现在治疗,“肿块”已经吸收了。这个是很明显的例子。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他的学习工作经历对一个人影响是综合的。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比如说,早年,我习惯带我两个小孩去看画展,现在,讲课的幻灯片我自己做,就会有一种追求美感,立体感。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对我的专业工作也有一个无形的启发或影响。
10
—
精彩瞬间
精彩人生,张挽时教授的近50年的医生职业生涯,这里的每幅画都是精彩瞬间,都是历史的纪录!
您是第 0000017542 位访问者。